我们在科研的过程中犯过哪些错误?
其实,我们应该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在科研过程中经历的几乎全部是错误和失败,而成功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非常遥远的。于是很多人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幻想着通过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来节省自己的学习的时间。可是到头来呢?我相信95%以上的博士们,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收获甚少。然后大家都误以为是自己还不够努力,自己看的“经验”还不够多。于是大家加倍努力,加倍学习。可是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
我从5月份开始在知乎上开始写文章,给大家讲一些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错误,以及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同学们都喜欢看一些“成功”经验,而不愿意去思考为什么自己做了这么多年却一无所获。大家都希望我给大家提供一个万能的公式,然后按照这个公式去套用便可以掌握一套“成功”的科研方法。熟不知,这是不现实的。
当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就像这张照片里面的那个人一样。我们面对的是一团迷雾包围下的森林,我们想走出森林,但是你不知道哪个方向是正确的。一旦走出了这个森林,就意味着我们发表了论文,我们做出了满意的科研成果。可是我们发现,独自一人在迷雾里面走了好几年,仍然在原地打转。
我们现在站在这个迷雾环绕的森林中,我们面前有100条路供我们选择。而其中只有一条路能带我们够带我们走出森林。可惜,我们不知道哪一条才是那条路。于是乎,我们开始找各种“成功”例子,妄图从别人身上学习到选择道路的方法,然后试图复制别人的方法。
这个时候,我们会遇到两个致命的问题:1, 别人的“方法“并不是成就他们的方法。这种情况就相当于你去问马云,你为什么这么有钱,你是怎么做到这么强大的?马云可以跟你侃侃而谈三天,但是又有什么意义呢?你觉得他能够把全部成功经验都传授给你么?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周围的成功人士自己也无法说出来自己当初怎么成功的。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还妄图通过别人的经验去复制成功,我们是不可能成功的。2,成就别人的方法不适合你。就算你周围的大牛科学家教你一步步怎么成功做出科研成果,你觉得他的方法就真的适合你么?人家一天在实验室工作18个小时,人家背后的团队有强大的经费支持,人家的父母给予他最大程度的帮助让他无需考虑生活中的琐事,人家的合作者几乎重新了整个论文。这些条件,一般你是不会知道的。这时候,你还觉得,别人的成功经验可以使用到你自己的身上么?如果我们依然坚持尝试复制别人的经验,我们就会发现,沿着别人教你的路,别人走出了森林,可是你依然困在迷雾里。
大家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我们面前的100条路把大家给吓住了。我们以为我们可以,而已应该花时间去从100条路种挑选一条正确的路。熟不知,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恰恰相反,我们应该去把99条错误的路一一排除掉,那么剩下的那条路,必然是最适合我们的能够引领我们走出迷雾森林的成功道路。可惜,大家会害怕排除99条错误的路会很耗时。唉,这其实就是为什么大家相信成功学,而不去真正努力的原因。
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走出迷雾?
按照我刚才说的,我们应该去把99条错误的路都排除掉,我们自己然而地就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成功的路。于是,我们真正学习的不应该是“成功经验“,而应该是失败经验。成功离我们真的很远,但是失败离我们很近很近。我们在科研的路上,每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我们浪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所以我们应该向周围失败的经验去学习,而不是向成功的经验去学习。然后在自己的科研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去范同样的错误。即使犯错了,也要快速恢复。这样我们就可以逐一排除掉错误的路,从而找到那条适合我们自己的成功的路。
正是因为带着这种想法,我从5月份开始给大家讲一些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错误,以及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我相信,我们只要一点点努力去排除掉自己可能犯的错误,那么我们一定可以做出自己满意的科研成果。迄今为止,我已经分享了5个常见的错误:
希望通过挑别人论文的毛病来提idea。我知道很多同学们都想知道如何才能快速提出一个idea。一种95%的导师都会告诉大家的思路,那就是:多读论文,看看别人的论文里面有什么毛病,然后你去把这个毛病给解决了,你就有了论文了。我在
中给大家分析了,这么做错误的原因是你对别人的论文的理解永远赶不上论文作者的理解深入。那么你能挑出来的毛病,要么是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要么就是特别小特别没意义的问题。无论是这两者中哪一个,你都不可能提出一个好的idea。于是乎你就会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无法自拔。相反,如果你深入理解别人论文中的insight,你就会掌握更多的资源,就会为你提出好的idea做铺垫。详细的可以去看我这篇文章。
认为自己的idea经常跟别人重合。很多同学一拍脑门就提出一个所谓的“idea“,然后上网一查,发现被别人走过了,然后就捶胸顿足。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一个真正的idea是包含8条信息的,我在
中给大家介绍了一个完整的idea应该包含哪些信息。我相信你读完我这篇文章以后,就会明白如果你按照我的标准来提idea,应该不会有人跟你重合了。当然了,一个好的idea没有一下子就提出来的,都是从最开始的一个想法一点点扩展变大的。可以读一读我在:
一个科学家:写给还在为论文纠结的博士和硕士们:怎么提出idea?一个提出idea的过程是什么?
以及 你还在为idea纠结么?这里告诉你两种提idea的思路
中介绍的提出idea的一些思路。对于一个科研新手,或者需要学习新的科研领域的同学来说,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妄图通过读文献综述来快速掌握一个新的科研领域。我在
中介绍了这种思路错误的原因,并且告诉大家应该怎么才能快速掌握一个领域。基本上按照我的思路,读四五篇文章以后应该就可以掌握这个小的领域了。
当然了,在大家读论文的时候,经常认为读不懂文章是因为自己读的少,自己英语水平不行。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大家不知道一篇论文是怎么写出来的,也就不知道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隐藏了多少信息。于是我用了几篇文章给大家讲了一下论文的写作:
核心的design: 一篇论文中最核心的部分(design)应该怎么写?
实验: 论文的实验部分应该怎么写?读者需要我们给他们展示什么试验结果?
论文的重新定位: 如何提高你的论文的档次?你的论文需要重新定位
当然了,这几篇文章中最关键的还是核心design部分的写作。我在那篇文章中介绍了什么是科研的逻辑,什么是写作的逻辑。我们读的论文已经是写作的逻辑。但是这并不表示作者当时就按照论文中介绍的思路去做的研究。我们读论文主要是为了还原作者当时一步步怎么把他的研究做出来的。如果大家不明白写作的逻辑和科研逻辑的区别,自然也就不知道读论文的时候应该思考哪些问题了。于是乎,读不懂一篇论文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刚才指出的几个常见的错误,其实这几个错误的根本性的问题是在于,大家都误以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都觉得自己已经是硕士博士了,我肯定非常厉害。熟不知,绝大多数的博士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逻辑思维能力。我在
中给大家讲了一下为什么自己实验没做好就以为自己代码能力不行,文章没读懂就以为自己数学能力不行。其实这都是错误的。这些错误的背后,都是逻辑思维的问题!在未来,我会继续分享科研过程中大家的错误,并且帮助大家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给出解决方案。我相信只要大家把可能的错误都一一避免掉,大家一定可以把自己的科研做好!
—————————————————-END———————————————————–
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分享科研经验的科学家”。我们会同步分享科研经验到这个公众号。在微信里,我们的文章可以更加自由地排版。文章也会更加适合阅读和传播。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一定会帮助到越来越多的同学们。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并且把这个传播给因为科研而痛苦的同学们。除了扫描二维码,大家还可以通过在微信上搜索“分享科研经验的科学家”来添加我们的公众号 :